通过实例和灌输关怀他人的价值观培养年轻看护者。
在2018年,新加坡卫生部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到了2030年,看护责任将会加重。由于目前的已婚夫妻计划不生育或是有较少的子女,家庭单位较小,老年赡养率较高,越来越多的年轻成人成为家中年长者的看护者。老龄化研究与教育中心的一项研 究显示新加坡的基本护理理念似乎与亚洲的家庭主 义和孝道有关,而一些年轻看护者则继承了这些价值观。(Wong & Chan, 2020)
在新加坡防癌协会慈怀疗护小组负责护理的病患 中,有些年轻看护者相信生命是个循环。以前是年长者照顾年幼孩子,现在就轮到他们照顾年长者了。
小组也希望培养年轻一辈有关看护年长者的价值 观。培养下一代看护者涉及通过社会网络在家中塑造价值观,包括让下一代以有意义的方式参与病患的看护工作。
Wahidah 女士是身患重疾母亲的看护者。她表示,“被母亲点名成为她的看护者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小时候是她照顾我们,现在换我们来照顾她。我12岁的女儿每天都看到我如何照顾我的母亲。有一天,我很惊讶地看到女儿把外婆推到门口呼吸新鲜空气,并坐在她的旁边陪伴她。那一幕让我非常暖 心。”Wahidah女士也分享说,当她的母亲渐渐失 去反应能力时,女儿也会给予帮助。“当我在厨房准备食物时,女儿就会坐在床边,一边准备小六离校考试,一边陪伴外婆。”

30多岁的慧敏在家照顾患有重疾的外婆。她让在小学读书的女儿一起参与看护工作,如帮外婆擦背和一起吃榴莲。她坦诚地与女儿讨论看护年长者的点滴。她从照顾外婆吸取到关爱年长者的价值观,促使了她积极支持他人照顾身患重疾的亲人。“对于我分享照顾外婆的经验,我的外婆应该也会感到欣慰。” 她一直都与同样是看护者的朋友分享她的看护经历。

在2022年4月,当88岁的张女士病危时,她收到30多岁的孙子恺轩和鼎轩写给她的‘情书’。张 女士很感动。她表示,“那是我孙子们发自内心写的信,出自于他们对我的深爱和我对他们的关心。”恺轩是资讯科技的专业人士。当他意识到他可能会失去从小就对他宠爱有加的外婆时,他迫切地感觉到自己有必要担任“母亲的看护者”。他的母亲是外婆主要的看护者。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再没写过中文书信。他和弟弟一起写了以“彩虹的约定” 和“雨过天晴”为题的中文书信,向张 女士表达感谢和爱意,并鼓励她要“相信上帝,相信无论是今生还是在天堂,我们都会在一起。”对这些年轻看护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支持身为主要看护者的母亲。他们亲眼目睹母亲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婆。作为孙子,他们以照顾外婆来回报回报祖父母的疼爱和养护之恩的同时,也必须照料和支持外婆。

张女士的女儿苏女士是她主要的看者。苏女士很庆幸有两个儿子的关爱,也感谢母亲不断地给肯定来回报她,“如果没有你,我不能舒适地活着。”苏女士的感悟是:“看护之旅可能充满挑战,可是你可以与一组看护者分担责任,并且从中获得爱的回报,尤其是当上帝是小组的领导。”
虽然年轻看护者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也具有不一样的看护经验,他们都秉承了相似的文化和家庭价值观,帮助他们以无条件的爱和有目标地承担看护重担。
References
MOH (2018). MOH Leads Review to Strengthen Caregiver Support For Senio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 moh-leads-review-to-strengthen-caregiver- support-for-seniors
Wong, C. H. & Chan. A. (2020). Background Report on Care for Older Adults in Singapore. The role of families and local and national support system. Centre of Age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ords & Photos: SCS Hospice Care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