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来,南利先生始终坚持,只要妻子尚存一丝气息,他就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她。
七年来,南利先生一直用心地照顾因为二次中风而卧病在床的妻子再侬女士。他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检查妻子一次,观察她的呼吸规律,并确保她没有发烧。
南利先生总是一丝不苟、竭尽所能地关心妻子,即使他不在她的身边。例如,当他在厨房里准备食物时,他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再侬女士躺在床上的实时视频。煮饭时,他会不时查看手机屏幕,一刻也不让妻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看护妻子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时候,她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南利先生还得时不时帮她排痰,特别是在晚上痰液累积速度加快的时候。他的健康因为睡眠中断而受到影响,经常出现头疼、晕眩和疲劳的症状。
慈济居家临终护理团队多年来一直陪在他身边,帮助消除他在照顾再侬女士时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慈济的医生陈俊耀和慈怀疗护护士陈玉心会定期探访病患及其看护者,检查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随着时间流逝,南利先生注意到妻子经常显得沮丧和悲伤,让他不知所措。“当我看到她哭泣的时候,会觉得很可怜,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她。我试过各种方法。如果她继续哭泣,我就帮她按摩。”他说。

支撑支柱
了解到再侬女士的挑战后,慈济慈怀疗护团队提供了能够减轻她的痛苦的方法。
陈医生表示,“家属说她一直哭泣,似乎有抑郁的症状。我们选了副作用轻微的药物来帮助她。如果他们告诉我们药物无效,我们就会先观察,再调整药物。”
慈怀疗护护士陈女士也会一直陪着病患家属,为他们提供医疗和情感支持。陈女士的工作还包括帮助家属为病患的辞世作好心理准备。她已经开始南利先生展开这类谈话。
在定期的家访中,陈女士会小心翼翼地提及再侬女士的状况,希望能帮助他勇敢地面对诀别的时刻。
在一次家访时,她向南利先生建议:“你必须学会放手。这虽是很难,可是你必须知道,这是生命的一部分。”经过这番谈话,南利先生似乎逐渐接受了妻子的情况,了解她会随时离开他的可能。

灯塔之光
在这个家庭里艰难时期,慈济居家临终护理团队就像一盏明灯,为他们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走出黑暗。
“他们很真诚地提供援助。如果我的妻子感觉不适,我们可以随时联系他们。接受慈怀疗护后,我觉得自己得到很好的支持,大家都是一个团队。”心怀感激的南利先生表示。
照顾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家人绝不容易。但是,只要有适当的支持,一切就不会那么悲观无望。南利先生决心陪伴妻子走到生命尽头。
“这都是上天的旨意。只要她还活着,而我也有体力,我就会继续照顾她。”他说。
照片:慈济基金会(新加坡)